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数字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委会”)旨在以数字城市规划实施推动城市建设,建立本市数字城市规划建设相关政策和标准,促进数字城市领域新技术、新场景,助力城市规划治理向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服务支撑首都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对首都规划决策服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学委会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30余家机构、高校、科技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是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下属的分支机构之一。

本年度学委会将举办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本期学委会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办(编辑部)、数字科技学部、数字技术规划中心共同组织了连接城市的脉络——生活圈规划专题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柴彦威教授和极海纵横数据产品总监王龙,分别从学术理论和商业大数据的两种不同角度为大家带来关于生活圈规划的讨论与思维的碰撞。

下面将分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柴彦威与北京极海纵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据产品总监王龙发表演讲的主要内容。

PART 01 柴彦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数字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专家

柴彦威,日本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特邀人员。主要研究城市地理学、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生活圈规划和智慧城市治理等,已发表学术论文论著400余篇。

柴彦威老师的演讲主题是《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前沿》。柴老师首先从社区生活圈的理论入手,向我们分享了社区生活圈的现实、政策和理论层面的三重背景,并着重阐释了社区及社区生活圈规划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柴老师的博士生罗雪瑶从具体的研究技术与方法回顾了北大时空行为研究团队在社区生活圈为对象的研究历程,着重介绍了人类实际活动轨迹融合客观建成环境等传统手段,及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社区生活圈划分新技术在多项研究中的应用。并从居民时空行为和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出了社区建成环境精细化配置、规划“千人指标”优化和设施时空供需关系三个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最后,作为总结,柴彦威老师从数据来源、空间尺度、工作目标和研究视角四个方面阐明生活圈相关的研究仍有广阔空间等待理论研究者和规划实践者进行探索,并提出我们需要通过破除传统规划思维、街道赋权和权力下沉以及打开社区管理边界的方式实现城市生活圈的共建、共治与共享。

PART 02 王 龙
极海纵横GeoHey 数据产品总监

北京极海纵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极海)是一家成立8年,专注于地理位置数据创新的企业,极海致力提供全球级别的海量地理数据,地图可视化,融合机器学习的位置挖掘分析等多层次、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在城市监测、规划布局、零售选址、金融、地产投策、地物识别、商业分析等多个决策场景树立标杆案例。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地理信息行业最高级别科技成果奖等。

王龙的演讲主题是《从商圈排名说起,为什么商圈的边界是一个问题?》。首先,主讲人生动形象地提出了“如何合理地划定商圈”的问题。在比较专家划定法和网格分析传统方法后,他引出了利用自然街区划分结果和商铺密度的客观数据法,利用丰富的可视化手段展示了利用该方法基于统一标准为全国多个城市划定商圈并进行规模比较的结果。最后,王龙分享了商圈划定和分析结果在商圈发展潜力、规模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结语

嘉宾与线上线下听众就分享内容展开了激烈讨论,讲座现场气氛热烈,线上参会人数达到250余名。演讲过后,线上线下的听众积极围绕两个演讲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与二位主讲人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本次讲座通过对生活圈的理论思考、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构想,与大家共同探讨生活圈规划如何为城市生活空间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学委会感谢与会专家的精彩分享,并希望本次讲座能够促进多方合作,帮助大家在学术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积极发展落实城市生活圈相关的想法、技术与能力,共同建设更便捷、高效、宜居的城市生活圈。

原文作者:学委会秘书处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作者 admin